微信

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微博

扫一扫,关注微博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主管主办

加入收藏

这两座城市的总体规划将比肩北京、上海!

发布时间:2018/3/8 10:35:07 浏览次数: 作者: 管理员 来源: 本站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来源,人口的聚集能带来资本、技术、智力这些生产要素的聚集。北京、上海的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规模的定位分别为2300万、2500万。现在,又有两座超大城市都提出了自己最新的总体规划——到2035年,这两座城市的人口规划都高达2300万+级别,足可与北京、上海等量齐观。 

 

广州:打造国际交往中心

 

2月24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公示,立刻引起热烈反响。

 

这是由于总规草案里关于人口控制目标的调整,从此前的1800万以内增加至2000万左右。与此同时,总规草案中明确提出要按照2500万管理服务人口来配置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这实际上已与北京、上海现有人口规模等量齐观了。

 

广州这般雄心壮志源自何处?从总规草案中可以找到答案。

 

最新广州城市规划草案将广州定位为:“广东省省会,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商贸中心、交往中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逐步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型全球城市”。


图片2.png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草案公示

 

可以说,广州此次是赚足了眼球——在大部分城市仅在单项指标提出打造国际中心的情况下,广州在交通、商贸、对外交往以及科技产业创新上,都立志要做到国际级。

 

当然,雄心源于底气。目前,至少已有60个国家在广州开设了领事馆,其数量仅次于上海;此外,广州也是华南地区外国留学生、外国商人聚集最多的城市;白云机场是华南地区国际航线最多的机场。

 

此外,与上一版总规相比,新草案增加了“国际交往中心”、“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等表述。目前一线城市中只有北京明确提出国际交往中心的定位,广州这一提法,显得有些“前卫”。

 

对此,广州城市规划草案编制参与者、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表示,交往中心代表着全球人流交往密集,伴随着人才的流动,知识、技术、资本等要素也要向广州集聚,呈现出城市活力四射的一面。

 

成都:以“公园城市”PK北上广

半路杀出来,要等量齐观的还有一个城市,成都。

 

眼下,《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送审稿)》提交成都市两会审议,引发热烈讨论。该规划提出,以资源承载能力对发展规模的约束,2035年可承载2300万人,因此,规划至2035年,成都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

 

除了人口规模,对比成都的新版总规,还看出成都PK一线城市的雄心和广阔视野。

 

成都新总规对战略定位的描述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迈向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

 

与北上广不一样的定位——美丽宜居公园城市。

 

在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考察时表示,“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

 

从格局上看,公园城市是一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都市形态。而从全球城市发展来看,比如重生态的“大伦敦规划”、“花园城市”的新加坡……那都是盛名久传。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这是一种对标世界顶级城市的眼光。

 

城市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美丽宜居”是必须的。

 

例如,2007年,纽约推出一项25年规划,旨在将纽约建设成一个绿色环保都市。大规模城市绿地和开放空间吸引了大量高素质人才到这里寻求有质量的生活,这成为纽约独特的竞争优势,谷歌、脸书等500强企业总部设立于此,真正实现了经济与生态的平衡。

 

从这个角度上看,在城市人才争夺战的当下,成都拿出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的决心,其背后折射出的是这座城市的发展雄心。 

 

 

(本文摘编自城市进化论、清华同衡规划播报;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